第三波精品咖啡,強調從種子到杯子;咖啡的觀念全面升級,已經不只是沖煮技術與烘焙方法的改良,咖啡產區也不斷地在品種、種植技術、後製處理法也作出許多地改良,許多新興產區也因此冒出,風味已經不輸給傳統的優良產區。蒲隆地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。
10幾年前蒲隆地(Burundi)因為品質的關係,在精品豆單中不太容易見到這個產區的咖啡豆。但是近幾年這個素有非洲之心的咖啡產區,就如同新非洲一樣充滿著新興活力,不但出現在各國的精品咖啡豆單,在東非精品競賽中也能看到他的影子,與肯亞、衣索比亞等傳統超級精品產區在競賽場上互相競逐。

過去,蒲隆地只有水洗處哩,但是近年來也有越來越多新的處理方式投入,例如日曬、蜜處理,打破過往的窠臼。
最近,我們接觸到蒲隆地的新的改善計畫-長程咖啡計畫(Long Miles Coffee Project),風味真的不同於傳統的蒲隆地,風味已經直逼一級的風味品質,在分享這支豆子之前,跟大家介紹一下蒲隆地的長程咖啡豆計畫。
什麼是長程咖啡計畫?
這個計畫來自美國的卡森夫婦所發起(Kristy Carlson和Ben Carlson),起初是抱持著能促進烘豆商與小農間的直接交易關係,並藉此來提升咖啡品質以及小農的生計。
在蒲隆地當地收購咖啡一段時間後,卡森夫婦就決定要建立自家的水洗處理廠,因為在他們看來,這似乎是唯一一個能夠直接掌控整個咖啡品質及處理的方式,並且也是能最直接提供給小農們好的收購價格,讓他們的辛勞付出能獲得好的酬勞。

卡森夫婦的水洗處理廠叫黑扎(Heza),鄰近約有2,500位小農將自家的咖啡漿果送來這處理。而處理廠本身有超過150名的員工,協力出產最佳品質的咖啡。其中有一小組的員工是負責挑選咖啡櫻桃、品質控管和咖啡生產。另一個小組則以女性為主,負責大量的後製品質控管以及帶殼咖啡豆的管理。
黑扎處理廠雖然是水洗處理廠,但也是進行日曬及蜜處理的絕佳地點,不僅因為送到這裡的咖啡漿果總是只挑選熟紅的狀態,更加上處理廠本身的優良條件,碗狀的地理位置有著良好的空氣循環,能提供日曬處理恰好的空氣流動。

長程咖啡計畫,不只是一個能夠照顧小農的咖啡計畫,而且是一個品質保障的咖啡豆計畫,加上蒲隆地的咖啡豆原本就不像肯亞有這麼強烈的酸值,對亞洲朋友應該是一個非常好入手的精品咖啡的選擇喔。
延伸閱讀:
1.開箱囉! 用百年燒窯有田燒單孔濾杯詮釋蒲隆地米庫巴山日曬波旁種的甜